清明掃墓  

 

掃墓, 是件大事.

 

是家族的成員, 除了過年聚餐外, 又一次重要的相聚.

 

習慣上, 清明前一週的週末, 是家族上山掃墓的日子.

 

提早一周, 除了可以避開清明當天擁擠的人潮外, 記憶中只要是家族要上山掃墓, 當天鮮少遇到下雨. 就算下雨, 雨也不大. 想來是祖先歡喜子孫上山看望他們, 所以讓當天不要下雨.

 

兒提時, 掃墓是一件新鮮不尋常且另人期待的事. 對那時候的我來說, 掃墓這事兒, 從前一天開始就透著一股不尋常且有趣的氣氛.

 

我出生後沒幾年, 爺爺奶奶就因為年紀大了, 相繼仙逝, 依照習俗, 有一段很長的時間, 掃墓要準備給祖父母的供品就要很豐盛. 所以媽媽從掃墓前一天就要開始上市場買菜買肉, 下廚準備一道道平日難得在餐桌上一起出現的食物.

 

掃墓當天一早, 天還沒亮, 外面還一片黑, 我和妹妹弟弟就會被爸媽叫醒. 對平時是睡到自然醒小孩來說, 掃墓當天, 是那時生活中, 少數幾個必須早起的日子, 而且不只早起, 還要起得很早.

 

睡眼惺忪, 一肚子起床氣地上了車, 然後又隨著車子的搖晃昏昏沉沉地在進入夢鄉.

 

到了山上, 天剛亮. 下了車, 看到族中的長輩, 堂哥, 堂姐以及堂弟也突然出現, 睡意頓去, 小孩子特有的活力也回到身上. 蹦蹦跳跳, 帶連說對不起地, 在墓園中高高低低地跟著大夥兒, 去祖父母的墓園.

 

人總是會死, 所以在過去的一年中, 山上總是多了幾座新墳, 當然也有舊墳搬家或重修的. 山上的樹會長高, 雜草一年未割會長長, 因此對於一年只上山一次來掃墓的大家夥兒, 山上墓園的環境是既熟悉又陌生.

 

每次總要花一點時間, 才能搞清楚東南西北, 找到爺爺奶奶的墓.

 

找到爺爺奶奶的墓後的第一件工作, 對小孩子來說, 就是在墓園附近找石頭, 大小不拘, 必要時跟爺爺奶奶的鄰居拿也可以.

 

找石頭是為了要壓那紅, , ,,黃的五色墓紙. 從哥哥姐姐那接來五色墓紙, 細心地將五個顏色分色分疊, 務求每疊內, 每個顏色都要有.

 

先把墓紙疊中, 擁有唯一上了光的那張紅紙的紙疊壓在墓碑上, 然後才將每個墓紙疊平均地散壓在墳上壟起的土丘上.

 

在此同時, 伯父伯母, 叔叔嬸嬸, 以及姑姑們, 就會把各自準備好的供品一一陳列好, 一會兒功夫, 墓碑前滿是各種菜餚, 糖果餅乾, 彷彿過新年.

 

小孩兒完成了壓墓紙的工作, 大人們擺好的供品, 接下來就是燒香拜拜.

 

先拿香拜了拜立在墓一旁的土地公, 請祂保佑我平安長大, 再對爺爺奶奶的墓碑拿香拜拜, 祈求爺爺奶奶也能保佑我平安長大.

 

在場的所有人, 每個人都拿著香, 專心地, 口中念念有詞地對著土地公, 以及爺爺奶奶訴說自己心中的期望及對爺爺奶奶的思念.

 

燒完了香, 拜完了拜, 再來就是等待爺爺奶奶享用完我們為其準備的大餐. 在這段等待的時間, 就是我們小孩子四處探險玩耍的時候.

 

山上有很多小昆蟲, 小生物, 甚至是枯樹枝可以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 讓小孩子發揮其天真的想像力. 也有很多高高低低, 錯落無序的墓牆, 可以讓小孩子消耗體力.

 

在兒提所有掃墓的記憶中, 有件很特別的事, 讓我至今每次掃墓都會想起.

 

記得那時爺爺奶奶的鄰居中, 有一門墓的墓牆很高. 不知怎麼了, 有一年去時, 堂哥在其爺爺奶奶的墓與其墓牆中間的通道土地上發現有積水, 積水中有蝌蚪.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蝌蚪, 感到十分新鮮. 只是沒有想到, 從那次後, 到成年, 竟再沒有機會看到蝌蚪了. 直到最近兩年, 才在友人的帶領下, 才又再次看到蝌蚪以及青蛙.

 

順帶一提, 在我們掃墓的同時, 總是會出現4-5個小孩或是大人來到墓園旁邊, 說了些吉祥的好話後, 長輩中便會有人拿出幾塊錢給他們.

 

等到長輩認為爺爺奶奶應該吃飽後, 便會拿出兩個銅板, 擲筊. 有時爺爺奶奶還在吃, 那就會擲出 [笑筊], 總要等到擲出 [聖筊], 獲得爺爺奶奶的同意, 我們才可以從供桌上拿起金紙準備燒錢給土地公及爺爺奶奶.

 

小孩子平時不能玩火, 但唯有燒紙錢這件事, 大人同意且希望小孩可以幫著做. 所以說到燒紙錢, 對小孩子來說, 可是一件令人興奮且期待, 充滿緊張, 刺激, 挑戰以及成就感的事.

 

兩隻小手, 笨拙地折好紙錢後, 拿著折好的紙錢, 鼓起勇氣, 向吐著煙, 冒著火的金紙堆伸直了手, 企圖將收中的金紙空投到指定的地點. 但同時身體因為害怕火的高熱及嗆鼻的煙味而卻不自覺的往後退.

 

山上空曠遮攔少, 風吹四野吹得燒紅的金紙火舌亂竄, 煙亂飄. 為了安全地將金紙投入火堆中, 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 都得看風的臉色, 識相地調整自己的位置到上風處.

 

然人有失足, 馬有失蹄, 吃燒餅豈能不掉芝麻, 燒金紙豈無亂飄的紙錢.

 

在燒紙錢過程中, 總會有幾張紙錢因為種種的原因, 空投後降落在不是指定的地點.

 

那可是要給爺爺奶奶的錢, 一毛不能少, 每一張紙錢都要燒紅, 燒旺, 燒成灰後才能讓在住在另外一邊爺爺奶奶收到. 所以沒燒到的紙錢一定要想辦法撿起來再投入火堆中. 為此, 一場跟火舌及灰煙玩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便無可避免.

 

測了測風向, 看準空檔, 鼓起勇氣, 彎著腰, 一個箭步衝向火堆, 忍受火的高溫, 趕在灰煙轉向, 火舌注意到自己前, 快速抄起落在地上的紙錢, 然後毫髮未傷地撤回到安全的地方. 過程緊張刺激, 完成後滿滿地成就感, 彷彿在經過那短短的幾秒後, 小孩, 成了大人.

 

燒完了紙錢, 便可以享用墓碑前那滿滿的供品. 在所有供品中, 最讓小時候的我期待的是茶葉蛋. 而期待的理由很簡單, 因為可以剝蛋殼, 捏碎它, 然後亂丟它.

 

平時亂丟垃圾是不乖且不被允許的行為, 但蛋殼不一樣, 尤其是掃墓當天的蛋殼更不一樣. 大人告訴我, 蛋殼可以被土壤吸收成為養份, 所以不是垃圾.

 

而掃墓當天, 所有人都剝著蛋殼, 然後隨意地撒在墓園內或是墓園四周. 集體亂丟蛋殼, 或者說是可以跟大人做一樣的事, 讓還是小孩子的我感到很有趣.

 

煮得熱騰騰的茶葉蛋, 拿在嘴前, 從左手拋到右手, 再從右手拋回給左手, 小嘴不時吹著氣, 希望讓蛋快快涼. 同時慢慢地, 一小片一小片地剝去蛋殼, 有時運氣好, 可以一次剝下一整片, 就可以讓我自我感覺厲害.

 

剝下來的蛋殼, 不論大片小片, 不管是用小手捏, 或是用小腳踩, 總之一定要讓蛋殼變碎碎的才可以.

 

聽著蛋殼破裂成碎片所發出的呻吟聲, 感覺它變成碎片時, 給小手帶來的刺痛感, 或是透過鞋子傳來的碎裂感, 讓身為小孩的我覺得自己很有力氣, 不怕痛, 是個大人. 當然, 同時也在享受破壞的快感!!

 

隨著上了學後, 隨著父母上山掃墓的意願就降低許多, 之後出國留學, 更是沒有機會跟著父母上山掃墓.

 

等到回國後, 再次跟著父母上山, 竟發現兒時記憶中, 掃墓時的熱鬧場景已不復存在.

 

長輩中已有幾位過世, 還建在的年紀也大了, 手腳多少不利落了, 能上的了山的又少了幾位.

 

堂哥, 堂姐, 堂弟, 以及自己的妹妹弟弟, 或因工作不克參加, 或定居國外不能回來, 陪同上山的人數也少了.

 

準備給爺爺奶奶的供品, 也因為爺爺奶奶已過逝很久, 按習俗, 也不再需要如過去般得準備得很豐盛而一切從簡.

 

這些年, 儘管上山的人少了, 準備的東西簡單了, 掃墓, 仍是件大事.

 

[飲水思源, 慎終追遠], 上了山, 手持香, 靜心地站在墓碑前, 更能體會這八個字的滋味.

arrow
arrow

    Alovetex.c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